国内六成油气管道服役超过20年 事故率远超国外

--------------------------------------------------------------------------------
 
  11月24日傍晚,记者赶到此次输油管线爆燃事故的发生地青岛市黄岛区。在核心爆炸点之一的刘公岛路盈泰嘉园,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小区已恢复供电,但整个小区以及附近街道并未有多少亮灯。

  该小区门前一家超市的刘姓店主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小区本来已经都住满了人,倒退两天前,这里一到夜晚人群就熙熙攘攘。然而事故发生后,附近的居民十分后怕,不敢在家住。

  青岛市黄岛区至今已造成52人死亡的输油管线爆燃事故正在敲响国内在役油气管道安全工作的警钟。据权威专家表示,目前国内超过60%的油气输送管道已服役超过20年,甚至东部地区一些管线超过30年,油气管网老化已成为管道安保工作的重要隐患之一。

  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此次引发事故的东黄复线管道至今已服役27年之久,当地城市建设与地下管网安全已产生诸多不协调甚至冲突,一些居民丝毫没意识到这些潜伏在地下的“地雷”危害会有如此之大。

  青岛政府人士表示将排查管线安全隐患。但相关专家指出,应借此机会彻底改造全国范围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油气输送管网,系统开展老旧管网修复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倒逼国内油气管道修复业的提速。

  24日晚间,中国石化公告,公司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原油管道发生破裂。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有关事宜,政府已派出事故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公司将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工作。目前公司生产经营稳定,成品油市场供应稳定。

  油气管道事故率远超国外

  青岛市黄岛区刘公岛路盈泰嘉园小区附件的舟山岛街是10月23日事故发生时的爆燃点之一。记者现场看到,宽度不足10米的街道两边,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商铺,几辆施工车正轰隆着清理被炸碎的路面。在附近上班的小杨告诉记者,事故发生时整条街道商铺的橱窗玻璃均被震碎,慌乱的人群争相夺路而逃。

  记者目测这条被毁坏的路面至少有300米长,其地下埋藏着不足200米远处数十家化工企业输送原油的管道。这条油气管道系中石化旗下总长度近达250公里的东黄复线其中的一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管线建成于1986年7月,至今已服役27年。而这只是全国范围内超期服役的油气管道之一。中石油管道公司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心主任冯庆善此前曾对媒体披露,目前国内进入管道建设的高峰期,但现役的油气管道有约60%服役时间超过20年,东部管网服役运行已30多年。此外,还有一些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油气管道,运行了近40年之久。

  冯庆善指出,油气管道长期服役后,会因外部干扰、腐蚀、管材和施工质量等原因发生失效事故,至少目前国内现役油气管道已进入事故多发期。

  据记者粗略梳理,从2010年至今三年时间里,国内公开披露的油气管道事故已多达数十起,呈现逐年上升势头。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油气管道事故率平均为3次/1000公里·年,远高于美国的0.5次/1000公里·年和欧洲的0.25次/1000公里·年。

  有的楼房离管线不足5米

  小杨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直到事故发生后,他才意识到油气管道老化的威胁就在眼前。“但我不能理解的是,像舟山岛路的地下输油管线,就埋在街道中心地带,这种设计安排如何能持续这么多年?”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23日表示,黄岛区管线情况非常复杂,至少铺设了11条各类管线,其中还包括与输油管线交织在一起的市政管道。但他同时强调,输油管道的位置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范围。

  尽管如此,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据媒体此前报道,当时环保部门出具的环评报告显示,由于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市、县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山东省黄岛油库的东营—黄岛原油管道、东黄复线等管道所处的郊区现在变为繁华城区,管道陆续被占压,导致管道无法抢维修,即使一些没有占压的建筑物也离管道较近,甚至有的楼房离管线的距离不足相关安全规定的“5米线”。基于此,中石化当年曾宣布将对此系列线路进行重新改线。

  随着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山东省政府2012年3月曾提出,将在未来3年内,对省内超期服役的油气管道全部更新完毕。

  对此,沈阳化工大学副教授李庆禄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显然,油气管网改造的推进速度有些迟缓。他解释道,黄岛区内的石化冶炼企业所产产品均具有重腐蚀性,且区内企业所建的地下地上管网纵横交织,“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如果腐蚀性液体进入油气管网,将加速管道的老化。

  郭继山则指出,漏油的输油管线埋在地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了解情况。青岛市政府将成立工作组,对各种管线进行大排查,设计出一个总体改造方案,让各种线路互不影响。

  倒逼油气管道修复业提速

  针对油气管道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的油气管道修复行业逐渐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管道修复企业大约有四五十家左右,一些外商也开始涉足国内的管道修复领域。但总体上,国内的管道修复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李庆禄认为,通过此次事故,国内管道安全将有望被政策制定方更加重视,管道修复行业也有望借机进入发展快轨。但他同时指出,目前国内修复企业品种单一,能力有限,不成系列,没有形成相关产品的配套供应。同时,由于行业统一标准缺失,行业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

  有券商研究员对记者分析,“十二五”期间全国油气管网建设投资将达3500亿元,油气管网修复行业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而其中的一些上市公司如金洲管道、常宝股份和久立特材等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而率先受益。

  记者也注意到,除“两桶油”外,一些上游油气开发企业也逐渐积累管道修复经验。2012年8月,申能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石油天然气公司所属东海平湖油气田的海底输油管道因台风遭外力破坏造成原油管道断裂。事故发生后,历时四个多月该公司便完成对管道进行修复。

  冯庆善则认为,目前国内油气管道安全工作应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状态,管道出现事故后,进行抢险抢修,修完后接着运行。而应该事先对事故发生针对性地预防控制,进行系统性整体设计。

  郭继山也表示,诸如韩国等国家的输油管道铺设在地上,能看得见,出了问题容易排查,这种设计方式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