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后果分析在事故调查中的作用
转摘:
引言
国内关于事故调查的法规主要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等。国内法规关于事故调查的目的包括:
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首先需要考虑组织/机构过错
调查所有过往事故,包括未遂事故;
关注事故的根本原因,而非过错和责任;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国内外规范对事故调查的共同核心诉求都是查找事故原因,制定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本期工艺安全聚焦将针对事故调查的这两点核心目标,结合作者经验分享CFD在事故调查中的作用。
传统事故调查难点
没有以往事故可借鉴,如新材料、新工艺、新设施等;
事故调查团队知识、认知局限性;
复杂事故场景;
事故现场损毁了关键证据;
信息误导;
事故随时间的演变过程;
事故现场勘查设备、勘查技术达不到要求;
相关方责任鉴定。
CFD后果分析在事故调查中的作用
数据涵盖范围广:可以将影响事故原因和后果的各因素作为输入/分析数据;
分析结果可对比/验证:通过对事故后果模拟/计算与事故现场实际后果比对,给出该事故场景下事故相关因素数据,尤其对于仅能从事故后果推演事故原因这类事故;
使用CFD工具可还原事故的起因、事故场景随时间发展演变过程;
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数据化,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除了数据收集仍需依靠事故现场勘查、鉴定,其余数据分析、数据输入、仿真/计算、结果输出均依靠计算机完成,大大节约时间和成本;
分析目标多样化,如分析安全设施有效性、应急救援/逃生有效性等,这对日后事故借鉴以及风险分析更具意义。
CFD后果分析在事故借鉴中的作用
导致事故发生的各因素对后果大小的影响程度;
安全设施/装置在事故中的实际效能;
事故后果随时间的演变过程,以供识别关键环节/时间节点;
可模拟更多事故场景,从而筛选对事故预防和应急更具价值的场景;
可评估现场事故处置、救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可根据事故发展机理,查找安全薄弱点,合理分配安全投入;
具备数据积累和可对比性,在采用同一套分析准则框架下,不同企业的事故研究具备比对意义,并且数据的积累对后续标准规范的改进、同类装置风险分析、企业管理和人员培训等领域也提供了数据化依据。